培訓中心:0372-6865998
培訓一部:13460999998(李主任)
13837209803(王老師)
培訓二部:13700723188(李老師)
培訓三部:13253038614(李老師)
傳真:0372-6865998
郵箱:hqqjswh@163.com
地址:林州市紅旗渠大道186號國家863科技園內d13培訓大廈
近日,我有幸作為參觀者其中之一,參與了參觀游覽紅旗渠紀念館和青年洞的黨建學習活動。
首先我們來到紅旗渠風景區,在紀念館旁邊參觀了部分水渠,隨后進入紅旗渠紀念館,館內的講解員帶領我們一邊觀看紅旗渠的歷史資料一邊介紹紅旗渠的艱苦故事,讓我們瞬間回憶起當年那個紅色年代: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創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跡”。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艱苦歷史,用堅韌的意志孕育、形成、發展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我們每個人都被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感動。我們要向林州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更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紅旗渠精神展現了林州人民不怕困難、戰天斗地改造世界的精神風貌,這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更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精神的真實寫照。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青年洞景區,它并不是只有青年洞一個景點,而是紅旗渠在太行山山腰懸崖峭壁上的一段干渠,還包括創業洞、團結洞等等。由于這里地勢險要,工程修建艱難,是紅旗渠具代表性的一段干渠。我們沿著山體的臺階逐級而上,不一會就來到了半山腰上的紅旗渠了,只見這里山勢陡峭,視野開闊,山腳下的公路、濁漳河、絡絲潭盡收眼底。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創業洞”,渠水在這里穿洞而過。繼續向前就到了紅旗渠索道站,這里有索道直通山頂,但大家都決定先找到青年洞,故而沒有乘坐索道上山。不一會就見到渠邊上矗立著一塊巖石,上書“劈開太行山”,這句話體現的是多么豪邁的英雄氣概??!然而每走一段路都有指示牌指示青年洞就在前方不遠處,結果過了“團結洞”,走了一程又一程,繞過了一個又一個山坳。不久就來到了“一線天”,這里是凸出山腰上的一個景點,路就是從凸出的懸崖峭壁中間劈開的,很窄,所以叫“一線天”。經過這里時真是步步驚心,稍不留神就可能被石壁擦破皮肉,但風光真是無限好。過了一線天,很快就到了虎口崖,只見這里懸崖峭壁,甚為險惡,紅旗渠居然能在這種地方開鑿出來,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也只有親眼目睹了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紅旗渠,才能由衷地感嘆紅旗渠這項工程的偉大,才會無比地佩服這些開鑿紅旗渠的林縣人民。
繼續往前走,忽然前方出現了一個山洞,洞前有很多人聚集,洞口上方便寫著“青年洞”。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據導游講,1960年2月由橫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同年11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干渠暫時停工時,為早日將濁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干部群眾堅持“寧愿苦戰,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選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繼續施工。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于1961年7月15日鑿通隧洞。政府為表彰青年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到此,紅旗渠之旅差不多就結束了?;爻毯?,大家不禁感嘆和詫異,紅旗渠這條懸掛在巍峨雄險太行山絕壁之上的水渠真是壯麗和偉大?!白粤Ω?,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們更要學習的,是林縣人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戰天斗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業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和不計報酬、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